计算机发展历程
yumengying 1/18/2022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发展历程
计算机硬件的发展
- 计算机的四代变化
- 第一代计算机——电子管时代(1946-1957)
- 第二代计算机——晶体管时代(1958-1964)
- 晶体管
- 高级语言编程,如FORTRAN;有了操作系统的雏形;主存使用磁芯存储器;
- 第三代计算机——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(1965-1971)
-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
- 高级语言发展迅速;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,开始有了份是操作系统;半导体存储器开始取代磁芯存储器;
- 第四代计算机—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(1972-至今)
-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,产生了微处理器
- 诸如并行,流水线,高速缓存和虚拟存储器的概念出现;
-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“ENIAC”(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)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。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(JohnW.Mauchly)和艾克特(J.PresperEckert)。
- 计算机元件的更新换代
- 摩尔定律。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(Intel)创始人之一戈登·摩尔(Gordon Moore)提出来的。其内容为:当价格不变时,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,约每隔18-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,性能也将提升一倍。 换言之,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,将每隔18-24个月翻一倍以上。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。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,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认为是观测或推测,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 。
- 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。1970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生产出第一个较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,至今,半导体存储器经历了11代;单芯片1KB、4KB、16KB、64KB、256KB、1MB、4MB、16MB、64MB、256MB、1GB。
- 微处理器的发展。微处理器位数:8->16->32->64,这里的32、64指的是机器字长,是指计算机进行一次整数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。
计算机软件的发展
-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
机器语言-汇编语言-高级语言
- 操作系统的发展
例如:DOS Windows,MAC等
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方向
- 电子计算机
- 数字计算机
- 通用计算机
- 依照指令与数据流划分
- 单指令流与单数据流(SISD):冯诺依曼体系结构
- 单指令流与多数据流(SIMD):阵列存储器与向量存储器
- 单指令流与单数据流(MISD):不存在
- 单指令流与多数据流(MIMD):多处理器和计算机系统